1.刮骨療毒的成語故事
三國時代,魏蜀吳惡戰(zhàn)連場。有一次,關羽揮軍攻打曹兵時,右臂中了敵人的毒箭。眾將刮骨療毒請關公班師回荊州調(diào)治,關公不允,說:“我不能因小小創(chuàng)傷,而誤了軍國大事?!?/p>
眾人只好四方訪尋名醫(yī)。一日,來了一個自稱華佗的醫(yī)生,他說聽聞關公中了毒箭,特來醫(yī)治。這時,關公的右臂痛得厲害,正和馬良下棋來分散注意力,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亂了軍心。
華佗看過關公的箭傷,說:“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,恐怕便要廢了!如果要根治,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縛在柱上,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開至見骨,刮去骨頭上的毒,再敷上藥,以線縫合,這才治得好,但恐君侯懼怕。”
關公聽了,笑說自己不是世間俗子,不怕痛,更不用把臂縛在柱上;并讓人先送上食物,說:“先生遠道而來,請先用酒菜!”關公陪著華佗吃了一會,便伸出了右臂,說:“現(xiàn)在就請動手,我照樣下棋吃喝,請先生不要見怪!”華佗也不再說什么,取出一把尖刀,請人在關公的臂下放上一個盆子,看準了位置,下刀把關公的皮肉割開。關公吃喝如常,華佗氣定神閑說:“我用刀把君侯骨頭上的毒給刮走,這就好了!”華佗的手法嫻熟,話剛說完,手上的刀子已經(jīng)在關公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,還發(fā)出悉悉的聲音,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。將士見到這情境,都掩面失色,惟獨關公仍繼續(xù)下棋吃喝,面不改容。不久,華佗把毒刮盡,敷上藥,并把傷口縫合。
關公大笑而起,對眾將說:“此臂伸舒如故,并無痛矣。先生真神醫(yī)也!”華佗說道:“我為醫(yī)一生,未嘗見此。君侯真天神也!君侯箭瘡雖治,然須愛護。切勿怒氣傷觸。過百日后,平復如舊矣?!标P公箭瘡既愈,拿出黃金百兩酬謝,并設席款待華佗。華佗婉拒說:“某聞君侯高義,特來醫(yī)治,豈望報乎!”堅辭不受,留藥一帖,以敷瘡口,辭別而去。
后人有詩曰:“治病須分內(nèi)外科,世間妙藝苦無多。神威罕及惟關將,圣手能醫(yī)說華佗?!?/p>
2.刮骨療毒的成語故事材料
【注音】guā gǔ liáo dú
【解釋】三國 蜀 將 關羽 左臂為流矢所中,鏃之毒入于骨,醫(yī)者為其破臂刮骨去毒。事見《三國志·蜀志·關羽傳》。后稱為“刮骨療毒”。
3.刮骨療毒的成語故事點評
華佗也不再說什么,取出一把尖刀,請人在關公的臂下放上一個盆子,看準了位置,下刀把關公的皮肉割開。關公吃喝如常,華佗氣定神閑說:“我用刀把君侯骨頭上的毒給刮走,這就好了!”華佗的手法嫻熟,話剛說完,手上的刀子已經(jīng)在關公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,還發(fā)出悉悉的聲音,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。將士見到這情境,都掩面失色,惟獨關公仍繼續(xù)下棋吃喝,面不改容。不久,華佗把毒刮盡,敷上藥,并把傷口縫合。刮骨療毒:醫(yī)者為其破臂刮骨去毒。
發(fā)表評論